2022年国网省管产业怎样改革
2022年国网省管产业改革内容如下:
1、坚持稳中求进,分步分类推进,维护队伍稳定,转换经营机制,将省管产业单位培育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围绕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开展专业整合和资产处置,进一步强化对电网核心业务的支撑保障。
2、分析当前的问题,总体思路是,坚持国网改革导向,紧扣市公司工作方略,突出改革、转型、强基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安全、人事、财务、物资、招投标五个同质化,全力推进省管产业支撑保障能力与市场主体地位建设,做大运检代维,做强电建施工,做优设计咨询,做精检验调试,大力推行市场化业务自主施工,打造一支专业化配电施工队伍,确保全面承载怀化电网建设业务,全面构建怀化市场主体地位。
3、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引领,为恒光发展注入活力,坚持用改革的方法去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去突破发展的瓶颈。与时俱进推动两个转型,为公司发展积势蓄能,推动恒光业务、管理转型升级。持之以恒抓好三大基石,为恒光发展强基固本,强化安全、专业、市场基础。
国家电网多位高管落马 电力行业刮起最大反腐风暴
“山雨欲来风满楼”,继中石油反腐之后,电力行业正刮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腐风暴。
5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旗下华北分部主任、党委书记朱长林被带走调查。这是国家审计局进驻国家电网后被曝光的首个“大老虎”。
国家电网《华夏时报》记者从电力系统获悉,国家审计署年初以来分别派驻数百位审计人员进驻国家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对电力系统高管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这是针对国企主要领导干部的一次监督审计,同时被电力行业称为电力反腐大幕正式拉开。
“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每年都会对国家电网审计。”国家电网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不过,与国家电网合作的一家输配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审计显得比较特殊,是全面审计,而且审计时间跨度长达10年,横跨刘振亚整个任期,电网内部都猜测与反腐有关。
“国家电网以及五大发电集团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应该就是招投标的问题,这也是央企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5月6日,国资委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而曾中标过国家电网一些小型项目的一家输配电领域的负责人陈先生则介绍,这次审计招投标和采购都是重点之一。陈先生认为,整个电网系统已经形成数年的利益链非常坚固,招投标领域更是充斥着腐败,但是审计反腐查起来应该非常艰难。
多位高管已落马
早在中石油反腐窝案曝出后,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就曾预测,电力行业也将掀起一股反腐败风暴。
国资委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电力企业由于多年居于垄断地位,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从2013年年底,国家审计署就开始对电力系统展开全面的专项审计。其中最早进驻的企业是大唐发电,随后陆续进驻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国电集团、华润集团、南方电网以及国家电网。
“国家审计署这次下了大力气。”五大电力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次审计非常严厉,而且越是最后审计的企业越是严厉,国家电网目前被调查的实际上已经不止朱长林一个人了,朱只是最先被曝光了而已。
资料显示,朱长林在多个地方电网公司工作过,足迹遍布河南、四川以及北京。朱最早任职于河南电力公司,2002年调任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2009年由四川调任北京电力公司总经理,2013年时担任现职务。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朱长林此次被调查,出问题的主要时段应该是在四川任职期间。有媒体报道称,朱长林与已经移送司法程序的四川省贪官李春城、郭永祥有交集。
从2014年年初至今,电力系统相继有人因违纪被调查,从年初的广东电网电霸吴周春的落马,接着又迎来广东电网被爆21亿建豪华大楼。而4月17日和4月21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和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局局长马林国相继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国企混改,即将转向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步入验收考核期,国企混改吹响冲锋号。近期,从中广核百亿混改大单落地到广汽埃安混改全面提速,国企掀起新一轮混改浪潮。同时,深化国企混改实施意见、研究建立混改引战对接机制等混改“升级版”政策呼之欲出。专家认为,未来电力、电信、军工、民航等领域混改有望率先实现突破,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混改也有望进一步提速。下一步国企混改重点将从“混资本”转向“改机制”,以资本证券化作为重要方向,建立规范的治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混改企业提高经营效率。
1
“大单”接二连三
近期,电力、钢铁等领域混改成果加速兑现。
日前,中广核风电公司超三百亿增资引战成功落地,点燃了年末央企混改热情。此次增资,一举创下“国内新能源电力领域最大股权融资项目”“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央企混改第一大项目”“年度国内非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权融资项目”“产权市场有史以来混改项目募资金额最高纪录”等多项纪录。
中国宝武集团 混改全面提速。中国宝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形成了子公司混改三年计划及年度重点推进项目计划,制定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推进实施办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细则》等配套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责任、细化操作规范、完善工作机制。近期成功举办的中国宝武专场混改推介会,向资本市场推出21户“宜混”企业。据了解,该批项目聚焦与钢铁主业相关的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产业、资源环境产业和产业金融业,涵盖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宝武集团环境资源 科技 有限公司、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拟通过增资扩股、改制上市等多方式、多渠道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结合“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系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评估,对电网业务和金融业务、国际业务、支撑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混改可行性分析,明确将金融、战略性新兴业务等竞争性业务作为混改重点领域。公司研究出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推动12类121个项目有序落地,引入外部资本340亿元。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集团重点推进所属单位或业务混改工作,组织编制了混改推进方案和计划,并对所属技服公司、设备公司和顶管机业务进行了混改可研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未来电力、电信、军工、民航等领域混改有望率先实现突破,在这些行业和领域中,现有上市公司有望成为率先实现混改达标和市场突围的混改“标兵”。
2
各地混改如火如荼
从地方来看,多种形式的混改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安阳钢铁 日前披露,控股股东安钢集团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安钢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工作方案等相关事宜。根据混改方案:先将安钢集团100%股权评估后作价,出资至河南省国资委全资的河南装投集团,同时将安阳钢铁20%股权无偿划转到河南装投集团;而后依托河南装投集团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并采取综合评标方式确定一名战略投资者,转让安钢集团80%股权;战略投资者对安钢集团进行增资扩股,并实施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广汽埃安混改进展顺利,或于明年完成,并择机上市;混改完成后,国资持股比例将从现在的50%下降到20%至30%。
东北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北制药混改已满三周年,混改后,员工成为混改最大受益者,三年来企业为员工发放红包及福利支出达4.76亿元;同时,对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给予了股权激励,并实行“干到给到、多创多得”的激励机制,干得好“赛马”排名靠前的还有额外奖励。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与宝安交通集团所属的宝规院、宝建院、监理公司、锦绣城公司等4家企业负责人、4家企业员工持股平台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进行现场签约。据悉,本次宝安4家区属国企联合混改是全国首例“全链条企业打包+引进战略投资者+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创了全国区县级国企混改先河。
此外,福州市国资委近日印发《所出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进一步规范了相关工作流程,有利于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
3
四大新看点显现
北京产权交易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共有127家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北交所实施混改,引入 社会 资本717.13亿元,同比增长36.22%。其中,电力、石油、铁路、军工等七大关键领域混改项目22项,引入 社会 资本416.39亿元,同比增长367.44%。今年以来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成交新能源、“双碳”类混改项目40项,占比超过30%,引入 社会 资本427.29亿元,同比增长41.85%。
宋向清认为,国企混改三年行动临近收官,国资委将对国企改革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今年底或明年初,可能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比如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对国企开展增量混改。明年央企混改可能呈现四大新看点:扩大对外合作与开放,深化生态保护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现代管理制度和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升级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延链和强链。
国网三产改革最新进展,集体的人怎么办
国网三产改革最新进展,集体的人安排返回主业工作
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方案中的集体职工安排原则电力集体企业用工尤为复杂,在一个集体企业中主要存在全民职工、集体职工、劳动合同员工、劳务派遣员工、协议员工、返聘员工、借调人员等用工形式
在三集五大后,集体企业要优化用工方式,减少多样化的用工形式对于全民职工,要逐步安排返回主业工作
如何看待国家电网最新新成立的省管产业公司?
作为一名电力市场新人,根据我的判断,我认为省管产业单位主要是为响应国网主辅分离做先一步准备的。主辅分离一定会实现,而国网未来也将坚守主业。观点如下:
曾经的电网业务贯穿发输变配用全过程,集成了电力装备制造、电力土建施工安装、以及买卖电能等,还涉及房地产、保险等。因为贯穿全过程,灰色空间和真实成本不明晰,电力完全无法实现商品性质。举个简单的例子,曾经的某工地要想开建,其变压器设备采购、配电房施工到供电全套流程可能都会被一手包揽。
现在,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电网早已剥离传统火电厂(火电厂现在情况不言而喻),而售电侧正在逐步打开,越来越多的私有售电公司等市场主体和电力交易中心出现,他们依赖政策如同黄牛一般稀释供电公司的垄断地位。个人推测,随着竞争的引入,将来电网的营销部门将大刀阔斧地改革,甚至于xx市供电公司一分为二成为:xx市电力运检公司(承担运维主业资产的职责)和xx市售电公司(作为售电的国家队承担学校、医院乃至居民等重要负荷和民生负荷,并参与此外的供电范围的市场化竞争),而诸如用电检查的部门,则可能有第三方完成,可能是电力监管部门,或者是具有资质的第三方。
那么言归正传,省管产业单位,以某省为例,旗下主要是收编了原属于各市县供电公司下属三产电力安装公司(含设计院),并成立新的部门A统一管理,但目前还是属地供电公司代管,属地供电公司和这些属地电力安装公司在人员人事流动和合作上十分密切。我的推测是A公司将独立出去,不再属于省电力公司,但仍可能是国有企业性质,(或者是混改,省电力公司的股权稀释,使得集体企业与属地供电公司相对独立)专业从事各市县电力安装工作,参与市场化项目投标。届时,相应三产单位人员中绝大部分会选择回归主业工作。
供电公司三产单位可以说是与主业相辅相成,依赖于主业实现更好的业绩,同时日渐消瘦的主业也可以获得三产的间接支持。不不管你是主业人员,还是支援三产人员,心里都清楚,三产单位对每个员工的有益影响都是很大的。
当前,我们都知道房地产、传统电力设备制造已经逐步剥离电网,而下一步,就是电力安装施工了。值得注意的是,特高压等高技术制造并不会剥离,但那于市县供电公司员工关系不大。
总结一下吧:1.省管产业单位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主辅分离做准备;2.电改环境下,主辅分离一定会实现,并且时间不会太久远;3.供电公司作为能源命脉行业,即使主辅分离了,也不会混得像现在的手机网络运营商一样惨,大致会比当地的其他民生服务行业诸如供气供热供水略好;4.但是,供电公司的垄断地位将不断流失,同时作为一个民生服务行业,一个技术密度不高而学历密度极高的夕阳产业,员工会因为被越来越大的升职竞争、更繁琐的业务流程、更严格的指标以及低质量的QC不断内卷,变得很忙。
2022.6更新一下,最近跟某省公司专责聊天,对方表示:1.国网如果只坚守主业(输变配供电)的话,纯属民生服务行业,利润空间与工资水平按规定是有限的,说白了,收入还会进一步泯然众生。系统里面可以说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些曾经的集体企业离我们而去,正是主辅结合才创造了昔日的辉煌。2.省管产业单位的诞生,是主辅分离要求下,省电力公司的应对措施(改革是有步骤的,我们现在已经按要求做了分离的先前工作,安装公司不再属于供电公司,而是属于省管产业单位),因为实质上还是属地供电公司代管,显然是在打马虎眼,分离了又只是名义上的分离;同时,如果哪一天真正严格的要求下来了,也能够方便执行分离,省管产业单位也可以迅速独立出去。
2022.7更新:截止2022.7,南网部分地区已经执行集体企业“一刀切”,主业支援三产的人,被要求断掉与主业ldht,重新与集体企业签订ldht,具体的情况,看官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南网一直是改革急先锋,近几年改革成效显著,但对员工不是好事。 国网因为存在农电,改革难度大,据一些省份(鲁、苏地区)尚不可靠的消息,今年下半年的大会结束后,省管产业单位将动手改革,会在年底之前。今年是改革收官年,改革是否彻底,不得而知。
国家电网农电要划入民营企业是真的吗
不是。
国家电网农民你要划入民营企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消息肯定是假的,国家电网是国企。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网,是我国的一家主要从事输电、供电业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